#第一次跟自閉症孩子互動時
#您該注意的三件事
1️⃣孩子的眼神是否能注視且聚焦在您身上
眼神的聚焦很重要,因為這牽扯到孩子與您的交流品質,假如孩子的眼神出現空洞化,或是眼神的注視不在您身上,您就會發現,您要傳遞給孩子的訊息,孩子就無法有效率的接收,自然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!
🤔當下您可以這麼做
✅透過感官刺激的給予,例如故意拍打他,製造突然的聲響,嘗試讓孩子身體失衡又不跌倒…等感官刺激提升孩子的警醒度。
✅干擾孩子當下的行為,或是擾亂孩子正在進行的步驟,讓孩子將視覺移轉到您的身上。
✅給予孩子喜歡的物品,藉由要求與交換,讓孩子將視覺移轉到您要他注意的點上。
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可以跟您,跟外界環境連上線。
2️⃣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是否影響外界訊息的接收
每位孩子的自我刺激表現可能都不一樣,但一樣的是這些自我刺激大多都會讓孩子陷入自己封閉的世界裡,阻隔外界環境的連結,假如您無法有效的控管孩子自我刺激的行為,您就會發現,孩子學習的過程中,就會一直被自己的自我刺激給干擾而影響學習效率性。
🤔當下您可以這麼做
✅提供類似的刺激取代原先的自我刺激行為,並將之轉為有意義性的活動,例如孩子喜歡用力刺激,可以給予孩子夾子,要求孩子將夾子夾到指定位置上,或是依據夾子的顏色、型狀做分類夾取。
✅將原先的自我刺激轉為增強物,並與目標行為連結在一起,當孩子完成目標行為後,再給自我刺激,例如孩子喜歡玩繩子,那麼當孩子完成積木、完成圖片、完成生活自理後,再給予繩子刺激。
✅直接給予指派性的任務,轉移孩子自我刺激的需求,例如讓孩子進行手部操作、認知操作、收玩具、運動、勞動活動…等,讓孩子有事做。
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不要陷入自己封閉的世界裡。
3️⃣孩子的情緒問題是否大到難以控制
大多的自閉症孩子都具有固著想法與行為,加上彈性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不佳,遇到挫折、事件被中斷、或是不如意的時候,往往會產生讓人難以理解的情緒,假如您無法有效的引導孩子情緒,您就會發現,孩子就會像一顆不定時炸彈,隨時會引爆,而影響學習的持續性。
🤔當下您可以這麼做
✅逐步挑戰孩子的固著行為,慢慢提升孩子的彈性,例如孩子喜歡將玩具依直線進行順序排列,那麼您可以故意更改其中一兩個順序位置,慢慢擴大孩子可接受的範圍。
✅試著更改孩子不可被改變的步驟流程,慢慢增加孩子的容忍度,例如孩子回到家一定要走固定的路線,那麼您可以試著更改路線,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出現情緒反應,您可以讓孩子情緒持續一段您可以忍受的時間後,最後再回到原先的路線上,讓孩子看見原來還有不同的路線可以回到家。
✅善用孩子的固著模式,以孩子身上原有的物品當作交換條件,經由給予與剝奪交替策略建立孩子情緒控制的行為連結,例如孩子哭鬧不止,剝奪孩子身上的物件,鞋子、玩具、座椅…轉移孩子情緒注意的焦點,當孩子想要回時,適時告知孩子要小聲,當孩子聲音變小後,立即歸還,但是當孩子情緒再次發生時,就再進行剝奪,反覆操作後,逐步建立對的行為。(該項技巧難度較高,也較複雜)
目的就是希望孩子的情緒不要日漸擴大或失控。
第一次跟自閉症孩子互動,我不會急著教孩子什麼,而是想辦法先認識孩子再說。
#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
#童心職能治療所
#童心語言治療所